中药材 南瓜

汉语拼音:Nán Guā Ténɡ 别名:番瓜藤(《本草再新》),盘肠草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。 性味:味甘;苦;性微寒

,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南瓜藤的功效与作用、用法用量、性味归经、配伍禁忌等, 南瓜藤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。

摘录出处①:

摘录出处②:

摘录:《辞典》

南瓜藤的功效_南瓜藤的用量和禁忌_南瓜藤的性味归经-医学资源分享网

别名:番瓜藤(《本草再新》),盘肠草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。

药材基源: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茎。夏、秋季采收。

性味:《本草再新》:味甘苦,性微寒,无毒。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切断滴汁。外用:捣汁涂。

功效与作用:清肺,和胃,通络。治肺结核低热,胃痛,月经不调,烫伤。
①《本草再新》:平肝和胃,通经络,利血脉,滋肾水。治肝风,和血养血,调经理气,兼去诸风。
②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:清热。治肺结核低热。

归经:《本草再新》:入肝、脾二经。

出处:《本草再新》

附方:①治虚劳内热:秋后南瓜藤,齐根剪断,插瓶内,取汁服。(《随息居饮食谱》)
②治胃痛:南瓜藤汁,冲红酒服。(《闽东本草》)
③治各种烫伤:南瓜藤汁涂伤处,一天数次。(《福建中医药杂志》2(1):8,1957)

摘录出处③:
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

别名:番瓜藤(《本草再新》),盘肠草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。

药材基源: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茎。夏、秋季采收。

汉语拼音:Nán Guā Ténɡ

性味:《本草再新》:"味甘苦,性微寒,无毒。"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切断滴汁。外用:捣汁涂。

功效与作用:清肺,和胃,通络。治肺结核低热,胃痛,月经不调,烫伤。

归经:《本草再新》:"入肝、脾二经。"

出处:《本草再新》

附方:①治虚劳内热:秋后南瓜藤,齐根剪断,插瓶内,取汁服。(《随息居饮食谱》)

摘录出处④: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英文名:Cushaw stem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ucurbita moschata (Duch. Ex Lam.) Duch. Ex Poir.

药材基源: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茎。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备用。

汉语拼音:Nán Guā Ténɡ

原形态:一年生蔓生草本,茎条达2-5m。常节部生根,密被白色刚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粗壮,长8-19cm,被刚毛;叶片宽卵形或卵圆形,有5角或5浅裂,长12-25cm,宽20-30cm,先端尖,基部深心形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以,两面均被刚毛和茸毛,边缘有小而密的细齿。卷须稍粗壮,被毛3-5歧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;雄花单生,花萼筒肿钟形,长5-6mm,裂片条形,长10-15mm,被柔毛,上部扩大成叶状,花冠黄色,钟状,长约8cm,5中裂,裂片边缘反卷,雄蕊3,花丝腺体状,长5-8mm,花室折曲;雌花单生,子房1赛马,花柱短,柱头3,膨大,先端2裂,果梗粗壮,有棱槽,长5-7cm,瓜蒂扩大成喇叭状。瓠果形状多样,外面常有纵沟。种子多数,长卵形或长圆形,灰白色。花期6-7月,果期8-9月。

资源分布:全国各地均有。

性味:味甘;苦;性微寒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15-30g;或切断取汁。外用:适量,捣汁涂或研末调敷。

功效与作用:清肺;平肝;和胃;通络。主肺痨低热;肝胃气痛;月经不调;火眼赤痛;水火烫伤

各家论述:1.《本草再新》:平肝和胃,通经络,利血脉,滋肾水。治肝风,和血养血,调经理气,兼去诸风。
2.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:清热。治肺结核低热。

归经:入肝;胃;肺经

出处:出自《本草再新》

编者后记:

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南瓜藤的详细内容和介绍,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.yixueshi.cn收集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在线医师/免费咨询:

李润洲中医师,位于华佗故里/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,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。免费咨询、免费诊断。请加微信联系!微信号: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
版权声明: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,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,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,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