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 剑叶耳草

汉语拼音:Jiàn Yè ěr Cǎo 别名:长尾耳草、少年红、千年茶、痨病草、产后茶、天蛇木、必儿药、黑骨风、剑叶耳草、铁扫把、咳嗽痨、小柴胡、山甘草、柳枝红、金销匙、甜茶、山溪黄草、少年劳、硬杆野甘草、 性味:甘;平

,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剑叶耳草的功效与作用、用法用量、性味归经、配伍禁忌等, 剑叶耳草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。

摘录出处①:

摘录出处②: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别名:长尾耳草、少年红、千年茶、痨病草、产后茶、天蛇木、必儿药、黑骨风、剑叶耳草、铁扫把、咳嗽痨、小柴胡、山甘草、柳枝红、金销匙、甜茶、山溪黄草、少年劳、硬杆野甘草、

英文名:Herb of Swordleaf Hedyotis

药材基源: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剑叶耳草的全草。

汉语拼音:Jiàn Yè ěr Cǎo

原形态:直立分枝的灌木状草本。茎圆柱形,上部近四棱形。叶对生;叶柄长2-7(-10)mm,稍粗壮;叶片革质,披针形,长4-10cm,宽2-2.5cm,先端渐尖或长尖,基部楔形或稍下延,侧脉2-3对,两面光滑无毛。聚伞花序三歧分枝,圆锥花序式排列,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;苞片披针形;花序中央的花无梗,两侧的有短梗;萼简陀螺状,长3mm,裂片卵状三角形,与萼简等长;花冠白色或淡紫色,漏头状,长6-10mm,裂片披针形,长2-2.5mm;雄蕊伸出。蒴果椭圆形长,4mm,有宿存的萼裂片,两瓣裂。

资源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林下或山谷溪旁。

性味:甘;平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或煎水洗。

功效与作用:止咳化痰;健脾消积。主支气管哮喘;支气管炎;肺痨咯血;小儿疳积;跌打损伤;外伤出血

各家论述:《新华本草纲要》全草:味甘、性平。有止咳、消积、止血功能。用于支气管炎哮喘、痨病,咯血,小儿疳积。鲜叶:捣烂外敷跌打肿痛,外伤出血。叶:煎水洗治结膜炎。

归经:肺;肝;脾经

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

性状: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,上部略四棱形。叶对生,多皱缩,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,长4-10cm,先端短尖或长尖,基部楔形;托叶卵状三角形,长2-3mm;叶柄长2-10mm。聚伞花序3歧分枝,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,苞片披针形,花萼陀螺状,长3mm,裂片卵状三角形;花冠漏斗状,类白色或淡紫色,长6-10mm,裂片披针形。蒴果椭圆形,长4mm,多开裂为两果瓣,具宿萼。气微,味淡。

摘录出处③:

摘录: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别名:少年红、长尾耳草、千年茶、铁扫把

药材基源:茜草科剑叶耳草Hedyotis lancea Thunb. ex Maxim. [Oldenlandia Lancea (Thunb.) O. Ktunze],以全草入药。

资源分布:福建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。

性味:甘,平。

功效与作用:润肺止咳,消积,止血。
支气管炎,咳血:全草3~5钱,水煎服。
小儿疳积:鲜叶1两与猪瘦肉同炖,服汤食肉。
跌打肿痛,外伤出血:鲜叶捣烂外敷。

摘录出处④:

编者后记:

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剑叶耳草的详细内容和介绍,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.yixueshi.cn收集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在线医师/免费咨询:

李润洲中医师,位于华佗故里/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,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。免费咨询、免费诊断。请加微信联系!微信号: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
版权声明: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,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,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,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