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 管仲

汉语拼音:Guǎn Zhònɡ 别名:番白叶(《滇南本草》),翻白地榆、槟榔仁(《滇南本草》)整理本),翻背白草、白头翁、涩疙瘩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,地管子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,地摈榔、白地榆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 性味:①《滇南本草》:性寒,味苦涩。
②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:苦涩,平。

,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管仲的功效与作用、用法用量、性味归经、配伍禁忌等, 管仲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。

摘录出处①:

摘录出处②: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别名:番白叶、翻白地榆、槟榔仁、翻背白草、白头翁、涩疙瘩、地管子、地槟榔、白地榆、马屎根、翻白叶、红地榆、翻转白、银毛委陵菜、地槟榔、番白草、地榆、赤地榆、精地白、光委陵、翻白菜、爬地茶、马水根、白薄草、紫地榆

英文名:Herb of Shiny Cinquefoil

药材基源: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西南委陵菜的根或带根全草。

汉语拼音:Guǎn Zhònɡ

原形态:西南委陵菜 多年生草本,高10-60cm。根粗壮,圆柱形。花茎密被开展长柔毛及短柔毛。基生叶为间断羽状复叶,有中叶6-13(-15)对,连叶柄长6-30cm,叶柄密被开展长柔毛及短柔毛;小叶片无柄或顶生小叶片有柄;托叶膜质,褐色,外被长柔毛;小叶片倒卵形或倒卵椭圆形,间有大型显着的附片,小叶片长1-6.5cm,宽0.5-3.5cm,先端圆钝,基部楔形或宽楔形,边缘有多数尖锐锯齿,上面伏生疏柔毛,下面密被白色绢毛及绒毛;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,唯向上部小叶片对数逐渐减少,托叶草质,上面密被长柔毛,下面被白色绢毛,边缘有锐锯齿。花两性;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;萼片5,三角卵形,先端急尖,被长柔毛,副萼片5,椭圆形,先端急尖,全缘,稀有齿,外面密生白色绢毛,与萼片近等长;花直径1.2-1.5cm;花瓣5,先端圆钝,比萼片稍长,黄色;花柱近基生,呈梭形。瘦果光滑。花、果期6-10月。

资源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100-3600m的山坡草地、灌丛、林缘及林中。

性味:寒;苦涩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15-30g;研末,1-1.5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末撒。

功效与作用:清热解毒,涩肠止泻,凉血止血。主赤白下痢;肠炎腹泻;肠风下血;肺痨咯血;吐血;崩漏带下;外伤出血;疔疮;烫烧伤

各家论述:1.《滇南本草》:治血崩,白带,大肠下血,用新瓦焙;治面寒疼,烧酒为引。

归经:脾;大肠经

出处:出自《滇南本草》

附方:①治痢疾:鲜翻背白草一两。加水煎好。将适量红糖放于锅中,加酒二两,点燃烧过,再兑人已煎好的药水,然后服用。②治疔疮:鲜翻背白草,捣烂敷患处,留头,干则换之。③治风湿痛,翻背白草根三两。泡酒服。(①方以下出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④治外伤出血:翻白叶根,研粉撒。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

性状: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,略扭曲状弯曲,根头部膨大,并密生灰白色茸毛。表面棕褐色,具明显纵皱纹,顶端有时具环纹,并有圆柱状根茎或根茎残基。质坚而稍脆,折断面平整,略粉质,横断面形成层环明显,皮部淡黄色,木部棕黄色或带粉红色,显着放射状排列。气微、味微苦涩。

摘录出处③:
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

别名:番白叶(《滇南本草》),翻白地榆、槟榔仁(《滇南本草》)整理本),翻背白草、白头翁、涩疙瘩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,地管子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,地摈榔、白地榆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

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亮叶委陵菜的根或带根全草。

汉语拼音:Guǎn Zhònɡ

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根肥大,圆锥形或不规则圆柱形,紫棕色。茎直立,表面密被黄白色绵毛。单数羽状复叶,基生;叶柄长2.4~3.5厘米,表面被白色绵毛;顶端小叶最大,大的小叶片之间,常隔2~4对小的小叶片,小时片倒卵形至阔椭圆形,先端浑圆,基部阔楔形。边缘有尖锯齿,上面浓绿色,下面白色,均被绵毛。聚牵花序顶生;花黄色,直径约2厘米;萼绿色,5裂,裂片倒卵圆形至椭圆形,副萼片较小,5裂。卵状披钟形,两面均被黄白色绵毛;花瓣5枚,阔倒卵形;雄、雌蕊多数,聚生在白色花托上。瘦果细小,多数,淡褐色,为宿萼所包围。花期夏秋。

资源分布:生于山坡、路边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西藏。

性味:①《滇南本草》:"性寒,味苦涩。"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0.5~1两;研末,3~5分;或浸酒。外用:捣敷或研末撒。

功效与作用:清热消炎,凉血止血。治赤白痢疾,肠炎,胃痛,肺结核咯血,鼻衄,便血,血崩,外伤出血,疔疮。

出处:《滇南本草》

附方:①治痢疾:鲜翻背白草一两。加水煎好。将适量红糖放于锅中,加酒二两,点燃烧过,再兑入已煎好的药水,然后服用。

摘录出处④:

摘录:《辞典》

别名:番白叶(《滇南本草》),翻白地榆、槟榔仁(《滇南本草》)整理本),翻背白草、白头翁、涩疙瘩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,地管子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,地摈榔、白地榆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

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亮叶委陵菜的根或带根全草。

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根肥大,圆锥形或不规则圆柱形,紫棕色。茎直立,表面密被黄白色绵毛。单数羽状复叶,基生;叶柄长2.4~3.5厘米,表面被白色绵毛;顶端小叶最大,大的小叶片之间,常隔2~4对小的小叶片,小时片倒卵形至阔椭圆形,先端浑圆,基部阔楔形。边缘有尖锯齿,上面浓绿色,下面白色,均被绵毛。聚牵花序顶生;花黄色,直径约2厘米;萼绿色,5裂,裂片倒卵圆形至椭圆形,副萼片较小,5裂。卵状披钟形,两面均被黄白色绵毛;花瓣5枚,阔倒卵形;雄、雌蕊多数,聚生在白色花托上。瘦果细小,多数,淡褐色,为宿萼所包围。花期夏秋。

资源分布:生于山坡、路边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西藏。

性味:①《滇南本草》:性寒,味苦涩。
②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:苦涩,平。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0.5~1两;研末,3~5分;或浸酒。外用:捣敷或研末撒。

功效与作用:清热消炎,凉血止血。治赤白痢疾,肠炎,胃痛,肺结核咯血,鼻衄,便血,血崩,外伤出血,疔疮。
①《滇南本草》:治血崩,白带,大肠下血,用新瓦焙;治面寒疼,烧酒为引。
②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治痢疾,疔疮,风湿。
③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:清热止血,消炎收敛。治痢疾,肠炎,胃痛,咯血,吐血,外伤出血,痛经。
④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凉血止血,收敛止泻。治肺结核咯血,吐血,鼻衄,消化不良,贫血,赤白痢疾。

出处:《滇南本草》

附方:①治痢疾:鲜翻背白草一两。加水煎好。将适量红糖放于锅中,加酒二两,点燃烧过,再兑入已煎好的药水,然后服用。
②治疔疮:鲜翻背白草,捣烂敷患处,留头,干则换之。
③治风湿痛:翻背白草根三两。泡酒服。(①方以下出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④治外伤出血:翻白叶根,研粉撒。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

编者后记:

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管仲的详细内容和介绍,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.yixueshi.cn收集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在线医师/免费咨询:

李润洲中医师,位于华佗故里/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,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。免费咨询、免费诊断。请加微信联系!微信号: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
版权声明: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,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,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,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