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 蝇虎

汉语拼音:Yínɡ Hǔ 别名:蛤蟆草、华石龙尾、过塘草、风肿草 性味:味苦;性凉

,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蝇虎的功效与作用、用法用量、性味归经、配伍禁忌等, 蝇虎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。

摘录出处①:

摘录出处②:
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

蝇虎的功效_蝇虎的用量和禁忌_蝇虎的性味归经-医学资源分享网

别名:蝇狐、蝇蝗、蝇豹(崔豹《古今注》)。

药材基源:为跳蛛科动物短螯蝇虎的全虫。

汉语拼音:Yínɡ Hǔ

原形态:体小,长约1厘米,全身被绒毛,背面有黑色或灰黄色的斑纹。头端有细小的口;单眼4对,位于头胸部背侧的前端,以2、2、4排成3列,第1列的2个单眼最大。头胸部呈四角形,下有附肢6对,第1对呈螯状,内有毒腺;第2对为脚须,如触角,雄性末节膨大成交配器。其他4对为步足,粗短,跗节末端有爪2枚。腹部较狭,前腹有生殖孔及生殖板,尾端有疣状突起的纺锤突,内通纺绩腺,能分泌粘掖而抽丝。

功效与作用:《纲目拾遗》:"《徐顺之验方》云,调血脉,治跌打损伤;取蝇虎数个,研烂,好酒下。"

出处:《纲目拾遗》

摘录出处③:

摘录:《辞典》

别名:蝇狐、蝇蝗、蝇豹(崔豹《古今注》)。

药材基源:为跳蛛科动物短螯蝇虎的全虫。

原形态:体小,长约1厘米,全身被绒毛,背面有黑色或灰黄色的斑纹。头端有细小的口;单眼4对,位于头胸部背侧的前端,以2、2、4排成3列,第1列的2个单眼最大。头胸部呈四角形,下有附肢6对,第1对呈螯状,内有毒腺;第2对为脚须,如触角,雄性末节膨大成交配器。其他4对为步足,粗短,跗节末端有爪2枚。腹部较狭,前腹有生殖孔及生殖板,尾端有疣状突起的纺锤突,内通纺绩腺,能分泌粘掖而抽丝。
营单独生活。虽能抽丝,但不结网,白天活动,常见于窗户、墙壁等处。善跳跃,以猎捕苍蝇为食。

功效与作用:《纲目拾遗》:《徐顺之验方》云,调血脉,治跌打损伤;取蝇虎数个,研烂,好酒下。

出处:《纲目拾遗》

摘录出处④: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别名:蛤蟆草、华石龙尾、过塘草、风肿草

英文名:all-grass of Chinese Marshweed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imnophila chinensis (Osbeck) Merr.

药材基源:为玄参科植物中华石龙尾的全草。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切段晒干或鲜用。

汉语拼音:Yínɡ Hǔ

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15-20cm。除叶和花冠外全株密被多细胞柔毛。根状茎长,下部匍匐而节上生根,茎上部单一或自基部分枝。叶对生,偶3-4枚轮生;无柄;叶片卵状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,稀为匙形,长5-53mm,宽2-15mm,先端钝,基部抱茎,边具锯齿,背面有小腺点。花单生叶依或为少花的总状花序,腋生或顶生;花梗直挺,长3-15mm;小苞片长约2mm;花萼钟状,长约6mm,5裂,裂片三角状钻形;花冠紫红色、蓝色,稀为白色,长10-15mm,上唇浅2裂,下唇3裂;雄蕊4,花室稍分离。蒴果宽椭圆形,两侧扁,长约5mm,浅褐色。花、果期10月至翌年5月。

生态环境:生于水旁、山谷、草地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
性味:味苦;性凉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5-10g,鲜品30-60g。外用:鲜品适量,捣敷。

功效与作用:清热利尿;凉血解毒。主水肿;结膜炎;风疹;天疱疮;蛇虫咬伤

各家论述: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:味微甘、苦,性凉。有清热利尿、凉血解毒的功能。用于水肿、结膜炎、风疹、天疱疮、毒蛇、蜈蚣咬伤。

归经:肝;脾经

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

编者后记:

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蝇虎的详细内容和介绍,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.yixueshi.cn收集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在线医师/免费咨询:

李润洲中医师,位于华佗故里/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,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。免费咨询、免费诊断。请加微信联系!微信号: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
版权声明: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,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,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,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!